首页 > 动态 > 正文

当前看点!玩文字游戏、延迟交付,这些问题车企就该被315晚会曝光!

一年一度的315在“用诚信之光照亮消费信心”主题中如期而至,今年主题有两个关键词值得重视:“诚信”和“消费信心”。众所周知,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是今年工作重点之一,让人们敢消费、愿消费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需要更好保护消费者权益、确保大家购物愉快,用“消费放心”提振“消费信心”。


(相关资料图)

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质量问题、服务问题都是消费者投诉的重地。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平台接收新能源汽车投诉举报1.6万件,同比增长62.84%。其中,合同问题、质量问题、虚假宣传问题增速较快,分别同比增长126.33%、77.35%、75.65%。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最近都有哪些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车企与事件。

“终身质保”很放心,现实售后很扎心

如今各大汽车厂家为了吸引消费者,新车发布的时候推出“终身免费质保、保养”等相关服务。“终身质保”在纯电汽车市场比较常见,从字面意思上看,顾名思义消费者购买后可以无后顾之忧。如果真的这么认为,那就太天真了,汽车厂家可不是慈善家,这只是一种新“套路”。

虽说“终身质保”不全是坑,但目前几乎所有承诺终身质保的品牌,都有很苛刻的附加条件。比如必须非营运车、首次车主、在4S店定期保养,有些还对行驶里程有额外限制等。这些限制条件几乎成了政策标配,除非车主到店消费、否则几乎不会被提前告知。此前有位蔚来汽车的车主吐槽,车辆被追尾但已维修好,厂家却以动了底盘重要零部件为由,将不再参与质保。车辆在马路上跑难免会发生交通事故,但只要更换相关零部件,就失去了终身质保的资格,的确是有点冤。

再进一步说,即便你满足上面所有条件,车辆出现故障后,厂家可操作空间也很大,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往往是购车的时候什么都好说,但产品出了问题之后基本都是厂家说了算,消费者没有话语权。值得一提的是,国内比较早推“终身免费质保、保养”的宝沃已经倒闭了,现在车主连正常的保修和维修都成问题,这样的品牌,终身承诺又有啥意义呢?

各大车企为了提升品牌市场占有率,使出了浑身解数。他们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还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但作为消费者的你,不要过度关注这个车是不是终身质保,车好、价格合适才最重要。如果终身质保是免费赠送,有的确比没有强,大家最好了解清楚具体质保的条款,免得“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延迟交付成新痛点,“盲订”退钱真难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现在很多车企喜欢搞“盲订”预售,但诱惑消费者下单之后,却迟迟无法交车。所以,车企延迟交付新车成为投诉的新热点。对于消费者而言,交付定金或者购车款后,车辆却迟迟不能交付,得不到保障,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在一些投诉平台中,半年甚至一整年等一台车的消费者也不在少数。更关键的是,如果不想要车了已付的定金还不可退还,或在退还上有时间限制。轱辘哥了解到,包括小鹏汽车、零跑汽车、Smart等品牌都曾卷入过交付风波当中,现在仍然有一批消费者的问题未能得到解决。近日,极氪宣布取消3月31日前提车的时间限制,开启了业内首个退订通道,也算圈了一波粉。

虽然延迟交付大量存在,但消费者想要维权却不容易。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多数车企利用提供格式合同的优势,整个约定只对自身有利,对交付的具体期限都没有明确。在此轱辘哥也建议广大消费者,可以多了解相关政策及销售约定,尽量在合同中予以书面确认,避免后期发生争议。

价格战背刺老车主,保值率大受影响

过去经常在新闻里看到楼市下跌,买房的人去售楼部拉横幅维权,但是没想到这一幕所谓的维权最近在车市里也上演。自从年初特斯拉突然宣布官降后,国内像问界、小鹏等车企也立即跟进宣布降价。随着降价的品牌越来越多,有不少在近期完成订车的车主组建“维权群”,针对降价进行“维权”。

其实产品价格变动属于十分正常的市场行为,如果要说个对错,在这件事情上轱辘哥更倾向于车企没有处理好导致的。如果车企在降价之前告知消费者,这样就给了消费者足够的反应时间,对于品牌的怨气也会小很多。就以理想ONE降价为例,其对外未提及该车辆升级换代停产以及将降价等相关事宜,给人一种车企在揣着明白装糊涂,能“割”一个是一个的感觉。

最近,自从湖北“东风系”打响第一枪之后,价格战已经波及燃油车市场,而此次受伤的肯定是此前高价购买新车,到手后新车瞬间贬值几万元的“冤种车主”。而突然降价的行为无疑会加重消费者的疑虑,毕竟谁也不愿意成为下一个冤大头。希望车企能谨慎对待价格战,随意变价会让消费者感到不安,品牌的可信度将会降低,对于品牌的口碑会有很大的影响。

其实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问题,远不止以上这些,我们只是盘点了近期几个性质严重的事件。大家买车时势必要擦亮眼睛,不被当韭菜,虚假宣传、侵犯隐私等行为更是防不胜防。如果车企在对消费者权益问题上,不管不顾,长此以往只会降低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总之,要提升车市的“消费信心”,需要厂家在造车技术的不断成熟,媒体在报道层面的正确引导,相关法律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给消费者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关键词:


您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Copyright   2015-2022 热讯音箱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