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由中国水泥网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水泥智能化高峰论坛”在湖南长沙隆重召开。
本次会议以“探寻智造之路 构建智慧工厂”为主题,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建筑材料工业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级高工江源;中国水泥网理事长单位,亚洲水泥(中国)控股公司执行长张振崑;中国水泥网理事长单位,山东山水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陈仲圣;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装备管理部部长许越;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国家级矿山安全生产专家程立明;中国水泥网理事长单位,中国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晓欢;中国水泥网理事长单位,河南泰隆建材集团公司总经理王文会;中国水泥网理事长单位,石家庄市曲寨水泥有限公司常务副总樊少杰;中国水泥网高级顾问贾华平;中国水泥网创始人、董事长邵俊等水泥企业负责人、行业协会领导、技术专家、设备商代表参会,共同探讨新局势下水泥行业的智能化转型。
中国水泥网创始人、董事长邵俊作重要致辞。他表示,创新就是生产力,随着市场需求从高位平台期下滑,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转型,抢占发展制高点,已经成为水泥行业的共识。中国建材、海螺水泥、红狮水泥、华润水泥等水泥龙头的智能化转型探索步伐也正在加速迈进。
(相关资料图)
中国水泥网深耕水泥建材产业二十余年,持续依托庞大的数据积累,打造建材大数据平台,不断完善以大数据、行情通、水泥指数、混凝土指数为核心的产业大数据体系,以“产业大脑+数字工厂”赋能产业转型。
过往的实践证明,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水泥行业应对市场挑战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利器。未来,中国水泥网愿同水泥企业一道,共创水泥智能新时代。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建筑材料工业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级高工江源带来以《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动水泥工业智能化向纵深发展》为主题的精彩报告。江源主要分享了数字经济成为未来发展引擎、水泥行业智能化升级战略部署,水泥行业智能化纵深发展路径等三部分。他表示智能制造是数字化转型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将从纵向、横向两个集成双向推动经济数字化发展。
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普遍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到2025年,将在建材行业建设100个智能制造示范项目,10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不少于2家工业互联网平台。
江源表示水泥行业企业在“2022年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典型案例”名单中占比超过1/4,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智慧工厂、数字矿山和关键环节典型案例,带动了建材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取得重要的技术突破与进展。但行业对标智能化发展任重道远,当前水泥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以数字化引领制造变革,引导创新资源向数字化、智能化领域汇聚,加速推进水泥行业数字化转型。从“点-线-面-体”四个维度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赋能-优化-转型-再造”。推动水泥行业智能化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提供强大助力。
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装备管理部部长许越分享了以《海螺水泥智能制造》为主题的精彩报告。许越介绍了海螺水泥在智能工厂的建设案例,海螺水泥在全球率先建成了具有海螺特色的水泥智能工厂。“十四五”初,海螺水泥开始新一代智慧工厂建设,以全流程质量管控、全产线无人值守、全工厂智能管控为目标打造水泥工业大脑。
她表示稳定高效运行是智能化生产的基础,海螺水泥机电故障连续三年下降,窑连续运转200天已经成为常态化,最长连续运行时间达到439天。海螺水泥“十四五”末将实现长周期零故障。
智能制造应以需求为导向,围绕员工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提升企业效益,各系统之间协同运行,保障智能化系统效能最大发挥,持续自主研发创新,从而真正实现智能工厂落地。以全椒海螺为例,通过智能质量管理系统与数字化智能矿山系统的协同作用,实现矿石质量的自动检测和精准搭配入堆石灰石CaO合格率达到100%。
海螺水泥力争在“十四五”末创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努力在数字中国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国际友企业新的、更大作为。
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教授级高工、国家矿山安全生产专家程立明带来《水泥行业数字化智能矿山建设标准探讨》精彩分享。程立明表示我国大型水泥集团开始全面加快推进数字化智能矿山建设,但当前水泥行业智能矿山建设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智慧化程度不高。水泥行业已经实施的智能矿山占比不超过5%,落后于冶金、煤炭行业,且无人驾驶项目落地很少。
他表示,数字化智能矿山解决方案以一个中心+四个平台+N个系统,统一规范水泥行业数字化智能矿山建设内容、概念和标准。加速、高效推进水泥行业数字化智能矿山建设,实现矿业转型升级,打造现代化矿山企业,为最终实现智慧矿山(无人矿山)打好基础。
中国水泥网高级顾问贾华平带来以《智能化的局限性与破坏性》为主题的分享。贾华平表示智能化是大势所趋、形势逼人!在智能制造浪潮下,包括中国建材、海螺集团等水泥龙头企业,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智能工厂建设。
如全椒海螺全流程智能化水泥厂投运以来,生产人员减少约18%,设备故障停机降低约20%,生产效率提升超过20%、资源综合利用率提升约5%,能源消耗下降超过1%、C02减排超过2.5万吨/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他认为,水泥行业的智能工厂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目前国内外的情况相差不大,都处于起步阶段,控制原理尚需要突破、大数据尚需要积累、智能装备尚需要开发。
贾华平建议,智能工厂是建立在可靠的装备,成熟的工艺,稳定的生产,准确的在线、监测、计量之上的技术。装备、工艺、监测、计量这些基础的东西,不仅是智能工厂的必须,对提高现有企业的运营水平也是立即见效的。可靠的装备与自动化、智能化共同助力企业高效生产。
同时,他指出智能化的高速发展也将对经济社会中就业等产生影响和冲击,值得深思。
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首席分析师郑建辉带来以《全球水泥市场:净零排放征途》为主题的精彩分享。郑建辉表示要完成《巴黎协定》目标,全球水泥行业必须在2030年前至少消减16%的年碳排放量(较2019年)。
2022年全球水泥碳排放27亿吨左右,占全球能源相关碳排放的7.5%。前12个水泥生产大国占全球水泥产量比例达77%,水泥碳减排任务重。可以说,水泥行业被认为是难减排产业。
全球水泥产能最大的20家企业总产能26亿吨,中国产能占比62%,不少企业提出了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欧洲、印度、美国等均已设立减碳目标,我国也已围绕碳达峰方案推进碳减排,国内不少水泥企业设立了碳减排目标,如海螺水泥计划2025年较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熟料工序)强度(吨二氧化碳/吨熟料)降低6%。
中国水泥网信息化咨询专家胡伟带来《建材行业数字采购一体化解决方案》精彩报告。胡伟表示数字化采购是传统采购在数字经济下的全新尝试。当前,企业成本压力持续走高,宏观环境波动要求企业建立敏捷采购,而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帮助提升企业综合成本管控能力、全流程协同管理能力,全链路风险控制能力。
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术经理毕贵先带来《东方测控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助力水泥企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毕贵先表示水泥智能工厂建设是利用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实现全工厂岗位无人值守,控制室一律集中。智能化建设帮助企业打破国外技术壁垒,降低采购、使用成本和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人员处于粉尘污染等危险环境的时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得到加强,稳定生产过程指标,质量指标合格率大幅提升,产品质量更加稳定等。
深圳市汉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水泥行业副总经理谢海川分享报告《车载智能称重,赋能水泥流向管控“数治”时代》。谢海川表示通过智能装备+IoT大数据+AI算法,可以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异常卸货率下降70%,判责审核效率提升50%,提升销售额。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中才邦业副总经理童睿分享报告《关于集团生产信息化平台和智能工厂“共建”模式的案例分享》。童睿详细介绍了区域平台的标准建设、持续滚动-聚焦生产业务运行,助力企业稳定质量、提升设备可靠性,并通过数字化串联生产闭环管理。
郑州利孚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祥分享《钛铝、微晶陶瓷材料在水泥窑关键部位的应用》报告。李祥介绍了钛铝陶瓷复合材料,微晶陶瓷材料,纳米绝热材料、浇注料的应用,当前,水泥窑关键部位面临着浇注料在关键部位使用过程中易出现磨损、炸裂等问题。提升水泥窑使用寿命对水泥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珠海万力达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水泥行业技术总监李东明分享报告《水泥行业电气设备运行安全诊断整体解决方案》。他表示电器事故具有突发性、危害大、范围广、难识别等特点,而水泥生产企业在电力系统方面具有传输区域大、距离远、专业电气人员少、电气设备种类多、设备运转工况复杂等特点,因此电力能源的稳定供给和重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转,对水泥企业安全、稳定的生产经营活动至关重要。
国检集团EHS事业部安全智能化项目总监韩中华分享报告《水泥工业企业智能安全管控实践应用——打造新一代智能化本质安全型工厂》。韩中华表示安全智能化政策要求严、门槛高,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AI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智能化升级,助力工厂智能化转型。韩中华介绍了四大功能模块+五维度设计,可以帮助水泥企业智能安全管控。
萨震压缩机(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程红星分享报告《萨震节能空压机系统-助力水泥企业节能降耗》。程红星表示萨震压缩空气节能具有设备节能、站房节能、系统节能(管道及使用点)三大系统。节能空压机可以帮助水泥企业节能增效、节约购买、维保、电费成本,降低碳排放。
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唐红杰带来《水泥智能化实验室分析解决方案》报告。唐红杰表示现代水泥工业提出的分析要求准确性和精确化、速度和样品处理能力、分析的灵活性、可靠性、操作简单合规。水泥质量控制——智能化实验室有效助力企业生产。
货运中国创始人&董事长迟勇分享《数字货运助力水泥企业降低15%物流成本》报告。迟勇表示水泥作为重运输行业,其运输成本对整体效益影响巨大,水泥供应链总运输成本占销售价格的20%-35%。传统水泥运输交易链条长、成本高,而网络货运为企业赋能,助力水泥企业全方位降低15%物流成本。
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成伟分享报告《建材行业智改数转的思考》。张成伟表示水泥行业智能化建设需要考虑系统迭代到智能化的技术路线和策略。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提升产业效率、提高市场影响力。智能制造和数字转型应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层层递进,降低建设成本,让生产运行体系与经营体系有机融合,与行业生态有机融合,促进创新,实现产业链贯通。
武汉正向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技术部经理刘胜带来《联合储库行车智能化无人化的关键技术》报告。刘胜详细介绍了无人化核心技术-格雷母线定位技术,防摆技术、激光扫描三维建模技术等。他表示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定位技术等技术的成熟,黑灯工厂、黑灯车间大量涌现,实现联合储库远程操作和无人操作已经成为现实。
南京凯盛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研发经理刘亚雷分享报告《水泥窑余热发电高效再热技术及应用》。刘亚雷表示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但随着水泥窑烧成系统逐步采用6级预热器后,C1筒出口烟温只有250℃左右,导致水泥窑余热发电指标降至24~26kWh/t.cl。而水泥窑余热回收高效再热技术能更充分的利用余热资源、提高吨熟料发电量。
郑州真金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马万里分享报告《抗挥发份侵蚀和节能环保的窑衬材料》。马万里表示随着单线水泥产能增加、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发展,水泥窑内挥发份的含量升高,加剧了水泥窑用耐火材料的损毁。只有更高性能的耐火砖才能满足当前回转窑高挥发分的工况条件。如高档镁铝尖晶石砖、复合结构硅莫砖等。
吉安巴尔蔓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宝明分享《水泥行业运用生物燃气进行降氮、降碳、降本》报告。陈宝明表示分解炉中反应区的氧气浓度非常关键,水泥分解炉生物燃气耦合再燃技术则可以实现水泥生产工艺中产生的NOx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转换成N2。水泥分解炉(以4米x54米水泥生产线为例)生物燃气替代燃煤进行降氮、降碳、降本改造工程,每年可产生2353万经济效益。
场外展台区人潮攒动
至此,“第四届中国水泥智能化高峰论坛”圆满结束!笃行致远,惟实励新。未来,中国水泥网将继续与水泥同仁一起为水泥企业智能化转型发展助力,在大家一同努力下打造好我们共同的水泥新世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