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千龙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朝阳区发布《朝阳区推进艺术之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计划提出,到2025年底,朝阳区将实现艺术公共设施项目建设全域覆盖,推出一批高质量、具有影响力的艺术精品,完成180个文化品牌和1000名文化人才入库,建成4500支群众文艺团队,为朝阳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核心区建设、全面提高朝阳群众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提供重要支撑。
优化基础设施,扮靓城市艺术形象
未来三年,朝阳区将依托“3+1”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打造艺术新阵地。通过整合区内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非遗传习所、城市书屋、特色文化空间等设施,打造一批涉及历史经典、建筑、美术,戏剧、音乐、舞蹈、民间艺术的具有公共精神的艺术项目,实现2%公共空间艺术主题可视化表达。
同时,借助798、751、郎园等文化园区,打造10个集生态、艺术、核心价值为一体的公共艺术示范园区,形成园区公共艺术联盟。
艺术元素将进一步融入城市生活。朝阳区将把公共艺术注入商务中心区、自贸区、使馆区等开放空间;挖掘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朝阳公园、温榆河公园等公园历史文脉,将园林、雕塑等艺术景观元素“植入”公园,建立5个公共艺术主题公园。
此外,朝阳区还将实施特色文旅消费街区培育工程,打造文旅融合精品旅游线路。
培育艺术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品质
在培育艺术品牌方面,朝阳区将策划创作一批具有朝阳特色的原创剧目,推进原创主题音乐剧《红色电波》等排演,不断打造朝阳区“音乐剧之都”形象。依托“艺术朝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创文艺作品征集和展示活动,集中征集朝阳群众的幸福生活和催人奋进的朝阳故事,发掘培育一批精品力作。
在艺术之城建设中,朝阳区力争到2025年完成180个文化品牌入库、1000名文化人才入库,建成4500支群众文艺团队。
同时,朝阳区还将对“朝阳森林演出季”“国际文化旅游节”“首都市民音乐厅”“潮流音乐节”“社区一家亲”等活动进行升级,依托重要节庆日、中华传统节日,广泛开展各类主题文化活动。
实施美育工程,提高市民艺术素养
未来三年,朝阳区将着力实施全民美育工程,建立朝阳区艺术教育平台,联合中央美术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驻区艺术院校,组建由政府文化、教育机构管理人员、规划师、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以及社会市民代表组成的公共艺术建设组织联盟,以朝阳区美育教育中心为核心,依托朝阳区艺术人才库资源,传播艺术知识和艺术技能。
青少年艺术普及将是朝阳区全民艺术普及的重点,通过开展青少年艺术之旅进校园等活动,重点以音乐、舞蹈、美术、戏剧四个维度开展艺术普及,激发未成年人创造力和创新力,培育艺术感受,提升艺术审美能力。
同时鼓励美育志愿活动,广泛建立线上线下艺术教育平台,提供丰富多彩的艺术培训课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