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
全球规模最大、海拔最高
也是全球首个百万千瓦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水光互补”电站
在四川投产发电
6月25日,政事君从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获悉,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的柯拉一期光伏电站今天并网发电,这标志着全球首个百万千瓦级“水光互补”电站正式投产。
▲航拍雅砻江柯拉一期光伏电站
柯拉一期光伏电站
是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项目
年平均发电量20亿度
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超60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60万吨
柯拉一期光伏电站接入四川主网
在迎峰度夏之际投产发电
为川渝电力保供再添“生力军”
也为7月28日开幕的成都大运会
提供可靠电力保障
水光互补有多神奇?
组合出道,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
柯拉一期光伏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柯拉乡,是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水光互补一期项目,场址最高海拔4600米,装机100万千瓦,占地2.5万亩。电站通过500kV输电线路接入距离50公里、装机300万千瓦的两河口水电站,实现光伏发电和水电的“打捆”送出。
水光互补
是柯拉一期光伏电站的一大特色
提供了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的有效方案
水光互补究竟是一种
怎样的开发模式?
水光互补模式即将光伏接入水电站,用水电优异的调节性能平抑光伏输出功率的波动性。
以柯拉光伏为例,当光照好、光伏出力大时,两河口水电站减少机组出力,将水储存起来;当受多云、降雨等因素影响、光伏出力减小时,两河口水电站引水发电,增大水电出力。通过水电站的调节,水光打捆后将输出更为稳定的电能,更有利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同时,通过水电平抑光伏输出的波动性,电网也能接纳更多的光伏接入电力系统,消纳更多的新能源。
▲航拍两河口水电站
雅砻江流域不仅是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主要能源基地,也是四川电力保供的重要能源基地,柯拉光伏项目将水光互补开发规模首次提升到了百万千瓦级。以柯拉为代表的雅砻江流域水光互补开发,将进一步带动区域清洁能源开发,打造水风光蓄等可再生能源一体化大规模集中开发的新样板,也将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雅砻江柯拉一期光伏电站220kV送出线路
开展多项技术创新
打造全球领先的水光一体“数智化”光伏电站
工程建设有多难?
相当于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度
再造一座“鸟巢”
据悉,柯拉一期光伏电站的工程量特别大,场址面积约16平方公里,相当于2000多个标准足球场拼接在一起;200多万块光伏组件,其支架用钢量近5万吨,相当于在4000多米的高海拔地区再造一座“鸟巢”。
电站有多智能?
光伏支架变身“向日葵”
跟着太阳转
柯拉一期光伏电站地处高寒高海拔地区,为提高电站建设和运维管理效率、减少运维人员工作强度,电站采取了多种“黑科技”,打造全球领先的“数智化”光伏电站。
▲柯拉一期光伏电站组件近景
电站拥有能够追光的“眼睛”。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柯拉光伏项目部经理杨志伟表示,电站的平单轴跟踪支架跟固定式支架不同,这种支架就像向日葵一样,能够主动分析识别最佳跟踪角度,跟着太阳转,保证最高的光照条件,提高发电效率,可以增加大约10%的发电量。
电站还有智慧互联的“心脏”。5300多台逆变器,分为了17个组串,预留相关智能设备接口,可与智能巡检无人机进行互联,实现巡检数据实时收集分析,达到“组串级别”的精准运维。
电站的“大脑”会主动思考。柯拉一期光伏电站构建了智能运维平台,首次应用“云边协同+运检分离+智能调度”模式,联合整站智能化执行终端,实现整站生产运行无人化;布置高点全景、热成像、人脸识别等智能摄像机,实现电站安全预警。
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沈占锋表示,柯拉一期光伏电站作为四川省规模最大的光伏项目,采用智能跟踪闭环控制、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有效提升电站发电量;构建智能运维平台,实现精准运维、安全预警,积累的经验为我国高海拔清洁能源项目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蓉城政事记者 叶燕 宋嘉问
综合 川观新闻
编辑 母晓岚
原标题:《全球首个,规模最大!“水光互补”电站在川投产发电》
关键词: